南海网、新海南客户端10月24日消息(记者 汪慧)10月24日,中国人民银行海南省分行举行发布会介绍了2025年前三季度海南省金融运行情况,数据显示,海南金融运行呈现“总量增长、结构优化、成本降低、开放深入”的特点。

发布会现场。
人民银行海南省分行加力落实适度宽松货币政策,金融总量合理平稳增长。
贷款保持较快增长,9月末,全省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14106亿元,同比增长11.9%,增速高于上年同期4.5个百分点;存款保持平稳增长,9月末,全省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5384亿元,同比增长8.9%,增速高于上年同期2.0个百分点。
结构上,金融“五篇大文章”等重点领域支持力度持续增强,信贷结构进一步优化。
普惠金融方面,海南深入开展民营经济发展壮大专项行动,引导金融服务农村改革与林业高质量发展,持续优化民营小微和“三农”金融服务。9月末,全省普惠小微贷款余额1305亿元,同比增长12.4%。
科技金融方面,引导银行机构探索适配科技企业全生命周期的金融产品服务,拓宽科技类企业融资渠道,推动海南科技创新发展。8月末,全省科技贷款余额1588亿元,同比增长12.7%。海南天然橡胶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3.5亿元全国农垦首单科创债。
绿色金融方面,银行机构结合海南“三区一中心”战略定位,加大生态标志性工程等重点领域信贷投放。9月末,全省绿色贷款余额1668亿元,较年初增加274亿元。
养老与消费金融方面,构建多层次养老金融服务体系,出台金融支持海南省提振消费的指导意见,扩大养老与服务消费领域金融供给。9月末,全省个人消费贷款余额(不含个人住房贷款)同比增长9.6%;8月末,全省养老产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63.5%。
人民银行海南省分行强化利率政策执行和传导,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稳步下降。
具体来看,释放LPR下调红利,贷款利率处于历史低位——1-9月,全省新发放人民币企业贷款、个人住房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分别为2.91%、3.12%,比上年同期分别降低65个、61个基点。
明示企业贷款综合融资成本试点的有序开展,也推动企业融资环境进一步优化。9月末,全省共有710余户企业、个体工商户、小微企业主参与试点,获得贷款超100亿元,为试点主体全年节约融资综合成本约337万元。
自贸港封关在即,跨境投融资改革备受各界关注。最新数据表明,自贸港金融对外开放水平正持续提升。
前三季度,海南稳妥推动EF账户扩面增量。截至9月末,全省共开立EF账户600余个,发生业务量超2000亿元人民币,开户主体通过EF账户与76个国家和地区发生资金划转。
跨境贸易投资高水平开放试点业务持续扩面增效。截至9月末,辖内备案审慎合规银行14家,全省累计发生经常项下试点业务金额423.11亿美元,惠及优质企业184家;资本项下试点业务金额28亿美元,惠及企业100家。
跨境资产管理业务试点工作也取得实质性进展。7月17日,正式印发《海南自由贸易港跨境资产管理试点业务实施细则》(琼银发〔2025〕64号)。同时,在各试点管理部门的协同发力下,已完成四家试点发行机构规模的核定,申请试点总规模50亿元。近日,已有两家试点机构发行的试点产品完成境外投资者资金划转。
人民银行海南省分行表示,将继续执行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,稳步推进跨境投融资改革,坚守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,为海南自贸港顺利完成封关运作持续贡献金融力量。
2025-10-21 09:45:42
2025-10-21 09:41:11
2025-10-13 10:40:55
2025-10-11 09:22:15
2025-09-28 10:49:00
2025-09-17 11:13:42